李秀华:红马甲映初心 倾情服务暖民心 | ||||
|
||||
在龙湾区天河街道,总能看到一抹鲜亮的“人大红”穿梭于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区人大代表、蒲门村党总支书记李秀华以红马甲为纽带,将代表履职与服务群众的赤诚之心紧紧相连。她扎根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用真情温暖民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红马甲“牵线”,托起“舌尖上的幸福” 每天能看到老人们吃上热乎饭,我这心里就踏实了!”面对村里留守老人“吃饭难”的痛点,李秀华化身“贴心管家”。她白天挨家挨户走访调研,记录老人需求;夜晚挑灯整理问题清单,与村两委商讨对策。在她的奔走呼吁下,新河村“红色暖心食堂”从设想变为现实。为解决初期资金短缺问题,她带头捐赠1000斤大米,带动村民自发捐款捐物;为确保食堂长效运营,她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制定营养菜谱,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如今,这间承载着民生温度的食堂,已惠及近百名留守、孤寡老人,让“一碗热饭”成为乡村最美的风景。 红马甲“护航”,织密“平安防护网” “守护乡亲们的平安,是我们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李秀华将监督职责融入日常巡查,身着红马甲走街串巷的身影,已然成为村民们眼中“最安心的风景”。她重点关注防火、防诈、防溺水等重点领域,用绣花功夫筑牢安全防线。 针对独居老人居住安全,她创新建立“周二夜巡”机制,每周二晚联动街道应急办、村干部逐户排查用电用气隐患,推动完成老旧线路改造、烟感报警器安装等工程。夏季汛期,她带领巡查队伍深入岙底等易涝区域,对警示标识、救生设备进行“拉网式”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向街道办反映并督促整改到位。在反诈宣传战场上,她创编方言版防骗顺口溜,在集市、祠堂、老年活动中心反复宣讲,手把手指导100余位老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成功拦截多起诈骗案件,为老人们守住了“钱袋子”。 红马甲“建言”,破解“服务人力困局” 在长期服务实践中,李秀华敏锐发现基层民政服务力量薄弱的共性问题。龙湾南片四街道普遍存在民政条线人手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直接影响服务质效。这位“民情观察员”没有止步于个案帮扶,而是开展系统性调研,倾听民情民意,梳理各方问题提出《关于加强龙湾南片民政条线工作管理的建议》,直击基层服务力量不足的痛点,呼吁配强专业力量。 这份沉甸甸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最终推动龙湾南片四街道定向招录民政助理员(兼残疾人专职委员)。目前,新招录人员已全部到岗,为基层服务注入新鲜血液。 从“幸福食堂”的烟火气,到平安巡查的脚步声,再到民生建议的落实果,李秀华用一件件实事诠释着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那抹永不褪色的“人大红”,不仅是行走的为民坐标,更是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生动注脚。正如村民们所说:“看到李书记的红马甲,心里就踏实!”这份朴素的信任,正是对她最好的褒奖。 |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