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天河街道工委:代表建议“落地” 织密龙湾公交微循环 | ||||
|
||||
7月21日清晨,S2天河站前,首辆微公交天河线缓缓驶出。沙城线、“趣探龙湾”夜光巴士定制1、2号线同步启程,龙湾南部街道公交盲区清零,实现公交线路全覆盖。这场从“纸面建议”到“车轮落地”的蜕变,是人大天河街道工委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缩影。 脚步丈量民意精准捕捉出行“痛点” 龙湾南部部分区域长期存在公交“最后一公里”盲点,居民出行不便。区人大代表张素珍在天河街道调研时发现,轻轨S2天河站与村民聚居区步行距离达1.7公里,且周边缺乏公共交通换乘。她连续一周蹲守龙二医、天马大街等点位,收集83名群众诉求,掌握群众对生活区、工作地与轨道站点接驳的迫切需求,以及对夜间安全出行服务的强烈呼声。经实地核查交通枢纽换乘现状后,她提交《关于提升南部街道公交微循环的建议》,推动公交规划与实际需求精准对接。 代表建议闭环督办 部门协同破梗阻 在张素珍持续跟踪问效下,建议办理的承办单位变“被动应答”为“主动作为”。区交通局以代表建议为蓝本深化调研,人大天河街道工委多次组织代表参与现场踏勘、方案研讨及部门协调会,推动形成了“人大监督+部门协同+企业落实”的三方联动格局。2024年,人大天河工委牵头组织开展天河街道交通线路讨论研究会,邀请区交通局、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市交运集团城东公交有限公司进站围绕公交线路开展深入研究讨论,各村选民代表、学校、医院对规划方案提出针对性修改意见,最终促成4条新线覆盖盲区、无缝接驳轨道站点,并创新融入“夜光巴士”概念,兼顾夜间经济与文旅需求。 新线织就幸福网赋能发展暖民心 4条新线开通后,龙湾微公交总数达20条,历史性实现全区街道微公交服务全覆盖。这张如“流动血脉”的网络,将居民生活区、产业园区、商业中心与轨道交通站点高效串联,群众“出门见站、抬脚上车”的愿景成为现实。 从一份建议到四条穿街走巷的公交新线,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智慧破解难题,人大督办推动“民声”变“民生”。车轮滚滚,不仅串起便利与活力,更镌刻着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为民履职,永远在路上。 |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