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天河街道工委:“三督”模式推动城乡融合见实效 | ||||
|
||||
人大天河街道工委紧密围绕中心大局,聚焦农旅深度融合与和美乡村建设,以精准建议督办、一线实战监督、闭环视察督改为抓手,有效激活发展引擎,护航农业提质增效,刷新乡村人居颜值,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建议督办、精准聚焦,激活农旅融合“新引擎”。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民意直通车”作用,收集梳理民情民意,针对群众呼声最集中的“永梅共富示范带扩面延伸工程”,精准提炼、向上提报,推动其纳入全区年度重点建议。通过高频次、面对面的代表建议面商督办机制,力促郑岙千步梯修缮、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项目加速落地。此外,人大工委积极建言属地村居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通过实施该建议,大罗山游步道沿线20亩闲置地块被改造为观赏性油菜花海,如今已成为吸引游客驻足观赏、拍照打卡的“网红”景点,在节假日及周末旺季单日游客接待量可达千余人次。 二是实战监督、下沉一线,把脉问诊农业“真成效”。为让农业项目更贴合实际需求,人大街道工委转变“会议室里听汇报”的传统模式,将监督触角直插田间地头,精心策划“挥锄验耕”“带童插秧”“图纸问诊”三大专项监督活动,让监督沾满“泥土味”。在“挥锄验耕”行动中,人大代表扛起锄头深入复耕农田,现场翻土查验,直观检验土地复耕的真实效果与质量,确保耕地保护政策落到实处。人大代表带领青少年开展“带童插秧”活动,在插秧劳作中检验了新开河水闸修缮工程在解决农田灌溉效率低下问题方面的成效。针对即将开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人大工委提前介入、关口前移,组织具有农业、水利专业背景的代表开展“图纸问诊”,代表们结合农事经验,对照规划图纸论证建言,促进设计方案不断优化调整,推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田综合效益。 三是视察督改、紧盯民生,刷新和美乡村“新颜值”。构建“视察—反馈—督办—回看”的闭环监督链条,组织代表开展实地视察、随机抽查,深入庄泉东路、二甲路等主干道及沿线环境综合改造工程现场,实地察看工程进度与质量,强力推动实施“白改黑”路面升级。同时,人大代表在天凤公园调研群众体育需求时,敏锐捕捉到群众对“夜间体育”活动安全的关切,随即督促街道城建办现场勘查、制定方案,高效推动天凤公园加装照明设施,及时解决运动场地夜间照明问题,切实照亮了群众的文体生活。 |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