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永兴街道工委:创新“人大+”机制,释放生态文明新活力 | ||||
|
||||
近年来,人大永兴街道工委聚焦生态生活改善,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为载体,创新“人大+”工作机制,通过“服务+监督+宣传”三维联动,探索生态环境领域基层监督新模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促进”。 “人大+服务”:架起民意“连心桥”,破解工业治理难题 为推进辖区生态文明建设,人大永兴街道工委积极组织人大代表通过“座谈交流 +视察调研”双轨模式,靶向推进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在人大的监督助力下,环保、执法中队等部门开展专项联合执法,取缔非法窝点5处,办理环境违法案件13件,精铸小微园、特殊钢小微园等周边异味敏感点得到有效整治,解决了群众关切的环境痛点,形成监管震慑力。 “人大+监督”:织密治水“防护网”,创新河道治理机制 人大永兴街道工委首创“巡查+监督”模式,将区人大代表、议事会成员编入“河长制”网格,如人大代表季绍平、方松斌、张槐等坚持每周巡河,建立问题台账,督促开展河道清障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清理量约1500立方米。此外,人大永兴街道工委聚焦“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推动辖区河道水质主要污染物指标大幅下降,实现治水成效显著提升。 “人大+宣传”:激活生态“新动能”,构建全民参与格局 今年以来,人大永兴街道工委以“分组定人、全域覆盖”为原则,发动辖区人大代表、议事会成员,化身“生态宣传员”,深入村社、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等场所,开展生态文明政策法规宣讲,发放宣传手册1500余份。依托“周三代表有约”“谈谈‘兴’事”等平台,组织学习环境保护法、生态文明建设解读等,收集群众生态治理方面建议80余条,引导广大群众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凝聚起共建美丽家园的社会合力。 |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