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珍:“五民工作法”贯穿代表履职路 让群众更有“医”靠 | ||||
|
||||
“应用‘代表进网格’机制听民说、使用‘民情茶吧’载体察民情、运用‘河你相约’品牌集民智、采用‘代表督办’活动解民忧、利用‘代表行动’聚民心。”这是龙湾区第九届人大代表、天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主任王丽珍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总结出的代表履职“五民工作法”。 这些年,接诊、进格、入站......一个个朴实瞬间串联起王丽珍务实担当的履职篇章。 “一杯热茶”话民意,督办建议解民忧 “民情茶吧”里,王丽珍不间断接待选民。龙湾医疗卫生资源南北布局不均、龙湾南片名医资源少、医疗设施设备不齐全等民声是王丽珍听到的“高频词”。 2022年春,王丽珍在提出《关于完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人才引进机制的建议》时强调“天河承载本地人口2.8万人,其中老年人和儿童占比超七成,且吸收新居民4.7万人,有一所‘家门口的好医院’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人民的热切盼望。”随后的三年时间里,王丽珍代表聚焦龙湾提升南片医疗卫生事业积极建言献策,陆续提出关于《打造龙湾南片中心医院》《推动龙湾南部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等建议,推动温州市龙湾区第二人民医院(原温州市龙湾区天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龙二医”)增加改扩建工程资金概算投入,启动医院急救通道征地工作、增加事业编制报备员额295名、吸纳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人才21人,启动“2+10+N”城市医联体模式下沉名医,助力龙二医成为龙湾南片区域最大的一所公办医院,便利龙湾南片30万居民就近就医。 一个月来一次工地看进展,每个季度向项目负责人问进展情况。12次视察活动,2次问询活动,6次现场监督,针对龙湾区第二人民医院的改扩建项目,王丽珍既上心又用心,2023年5月,龙二医的改扩建项目主体大楼高质落成。 王丽珍不懈督办的成果,让先进医疗技术人才、完善的公共卫生技术设施成为龙湾南片居民健康生活的坚强后盾,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一片。 “代表进格”听民声,“河你相约”集民智 王丽珍认真践行“代表进网格”制度。夏天进网格,王丽珍听到群众向她询问防暑知识,冬天进网格,群众向她讨教心血管的养护方法。日子长了,网络内群众对常见疾病预防、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及紧急救护知识的诉求被王丽珍深深放在心头。 她约上龙二医医生、群众代表、村干部、街道社会事务办进站开展“河你相约”座谈活动,就关于“如何高效送医下乡”汇集各方有效建议意见17条。 随后,贴近农民生活实际的老年人高频疾病和季节性流行性疾病预防健康讲座、青少年健康发育骨龄检测和指导、妇女两癌预防筛查等 活动在王丽珍的牵头下徐徐展开。王丽珍代表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每一个基础医疗知识点,确保每位村民都能听得明白、学得会用。 “送医下乡”惠民生,“代表行动”聚民心 在群众的呼声下,王丽珍代表联动天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出医院,组织了一支由义诊团队,在天河辖区范围内巡回义诊。为村民们提供了包括血压测量、血糖检测、基础体检在内的多项免费医疗服务,惠及村民5千余人。 “王代表把老百姓的事都当作自己的事,是我们的贴心人。”辖区村民们这样说道。面对每一位前来就诊咨询的村民,王丽珍和团队都给予了细致的检查和专业的建议,真正做到了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紧紧握着王丽珍代表的手说:“谢谢你,我们年纪大了去医院不方便,现在有你们下来为我们义诊我们就方便多了。”说话间,老人眼角湿润。 作为区人大代表,王丽珍代表以不懈的坚持与深沉的热情,为龙湾南片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倾注心血。她表示,将持续关注乡村医疗卫生建设,积极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力求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更多的健康福祉惠及每一片乡土,每一位乡亲。 |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