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告通知 > 公告通知
2022年度龙湾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时间:2024-01-26 来源:区财政局 字号:[ ]

2022年度龙湾

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关于建立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温龙委发〔2018〕53号)要求,现将2022年我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以审议: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2022年度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反映了我区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总体情况。

(一)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情况

1.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1)机构人员情况。截至2022年底,区属国企共79家,在编人员328人(见表1)。

1            2022年底全区国有企业数量和人员情况表

                 主要指标

企业分类

机构人员情况

企业数量(家)

员工人数(人)

全区国有企业

79

328

  其中(按功能分):竞争类企业

10

29

                    公益类企业

13

42

功能类企业

56

257

2)资产负债情况。龙湾区本级2022年纳入国有资产年报统计企业共计74家,资产总额1,255.15亿元,同比增长12.64%,负债总额1,033.17亿元,所有者权益221.9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2.31%,较上一年度下降1.85%。2022年完成固定投资资产总计246.47亿元,同比增长21.65%。温州湾新区2022年纳入国有资产年报统计企业共计38家,资产总额764.84亿元,同比增长6.95%,负债总额548.76亿元,所有者权益216.0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1.75%,较上一年度上升2.29%。2022年完成固定投资资产总计306.01亿元,同比增长13.11%。

3)经营效益情况。根据财务年报统计,龙湾区本级国企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8.63亿元,同比增长52.33%,利润总额1,078.39万元。

2.国有资产分配情况

1)国有资产变化情况2022年,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商业用房有偿转让给国有企业,合计金额2.94亿元。

2)国有企业土地、房产使用情况。国有企业土地、房产使用情况。经浙里盘统计,区属国有企业共有存量土地60宗,总面积292.48万平方米;房产2787 处,总面积为91.35万平方米。2022年新增土地确权12宗,新增房产确权546宗。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

根据龙湾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全区独立核算机构数为142个行政事业单位,其中行政单位50个,事业单位92个;编制内实有人数7440人,其中行政在编1584人,事业在编5856人。

1.资产总量与分布情况。

全区行政事业单位2022年期末资产总额548.31亿元,负债总额151.16亿元,净资产总额397.15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357.18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91.13亿元。

2.资产构成及变动情况。

全区行政事业单位2022年期末资产总额548.31亿元,其中:流动资产139.89亿元,占25.51%;固定资产(净值)14.68亿元,占2.68%;在建工程278.31亿元,占50.76%;长期股权投资3.3亿元,占0.60%;无形资产(净值)0.98亿元,占0.18%;公共基础设施净值109.77亿元,占比20.02%;应急储备物资0.02亿元,文化文物资产0.02亿元;长期待摊费用1.33亿元,占0.24%,详见下图。

    

 

(三)公共基础设施、文物等资产情况。

龙湾区2022年度公共基础设施合计109.77亿元,其中包含交通基础设施102.31亿元,水利基础设施6.42亿元,市政基础设施1.03亿元。政府储备物资0.02亿元。文物文化资产639件,净值215.80万元。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1.土地资源情况。根据最新土地变更调查显示,全区国土总面积为31646.42公顷,其中国有土地面积21680.03公顷(集体土地面积9966.39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8.51%,比2021年增加46.52公顷。

2.矿产资源情况。全区纳入统计各类矿产1种,为建筑用凝灰岩。矿产地1处,为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底岭下建筑石料整合矿。全区在开发利用矿种有1种,为建筑石料,分布在瑶溪街道,有效采矿许可证1宗,为温州市胜利矿业有限公司。

3.森林资源情况。全区森林总面积65562.31亩,森林覆盖率13.81%。全区共有公益林面积34865.07亩,其中重点公益林4594.81亩、一般公益林30270.26亩。全区林木蓄积量137182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量为量121284立方米。

4.湿地资源情况。全区湿地总面积6729.08公顷,主要为地类为内陆滩涂、沿海滩涂。

5.海洋资源情况。全区海域面积182.988平方千米,已获取海域使用权总计39宗,其中挂牌11宗,申请审批28宗;公益性12宗,经营性27宗。

6.自然保护地情况。全区共有1个省级自然保护地,温州龙湾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位于温州瓯江南口的树排沙浅滩海域,也是我省独一无二的自然河口沙洲地貌,总面积2294.82公顷。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1.坚持党建统领,助推共富描绘新蓝图深化国企党建引领,优化组织架构,建立归口统一、责任明确、有机衔接的区级国企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研究成立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国有企业综合委员会。健全国资监管制度,出台温州市龙湾区区属国有企业编外用工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性文件4个,使国资监管有规可依。优化业绩考核机制,党建工作比重提升至20%,对功能类国企突出区委区政府下达的重大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新引入转型发展考核指标,引导企业谋划市场化转型。从严从实打造清廉国企,印发《持续推进清廉国企建设 全力开展国企关键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集中开展国企五大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国企员工受党内警告2人、诫勉谈话2人。

2.坚持都市振兴,助推共富铺开新画卷。发挥国企在龙湾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以推进公共出行、基建设施、市政管网建设维护等相关民生项目为抓手,助推龙湾城市功能提升,奏响共富“发展曲”。全面推进安置房提速提质,2022年龙湾区国企竣工汤西、双车头等安置房项目9个,交付安置房4036套,新开工市政道路13个、续建6个、启动前期研究3个,总里程长达25.082公里,总投资191.392亿元。温州湾新区国企2022年竣工浙南科技城龙水片(YB-04-I-02、YB-04-I-06地块)城中村改造工程(一期)安置房项目1个,交付安置房746套新开工市政道路6个、续建13个、启动前期研究11个,总里程长达31.3公里,总投资38.602亿元 。上璜路、建中街、甬莞高速公路等交建项目加速推进,进一步畅通城市“微循环”,打通交通“大动脉”;持续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富春未来社区、南洋未来社区、文广未来社区场景相继落地,迈出共同富裕未来社区集成改革新步伐。

3.坚持乡村振兴,助推共富开辟新场景。充分发挥国企资源平台优势,以改善乡村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为重心,聚力谋划乡村振兴建设专项债项目,2022年发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专项债9.57亿元,谋划建设项目99个,保障乡村项目早建成、快见效,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以“共富联结体”“村企合作”为突破点,鼓励发展村集体经济,率全市之先以国企股权代持村集体股份的方式投资重点项目,打造强村富民改革新路径;安排资金4000万元,钟秀瑶溪、罗山双岙未来乡村落地,谋划出“文化+产业+共富”的发展路径,着力建设生态宜居村;结合城市更新与改造升级工作,区属国企有机探索与激发历史街区发展新动能,和合文化园、寺前街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相继开工,激活龙湾“游、购、玩”文旅IP。

4.坚持产业振兴,助推共富提升新高度。优化全区国有资本和产业布局,狠抓招商引资、国有资产租赁等重点工作,引导国企逐步提升企业自主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依托“浙里盘”系统,全面清查龙湾区属经营性资产,实现50余万方资产动态化、透明化处置,车位纳入规范管理11578个,承揽物业服务管理业务项目18个,全年物业营收达1625.57万元;新增招引落地企业(项目)343家(含眼谷小镇55家),有序推进京东方、金域医学等15家科技型企业等重点项目落地,促资产运营收益最大化。温州湾新区滨海集团做强能源板块,截至2022年12月底,销售成品油4.25万吨,营业收入4.11亿元,同比增加15%,滨海加油站销售业绩位列市区加油站首位。欧飞集团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成功创建,总部大厦成功招引了农业银行、太平洋保险、中国移动等多家企业入驻。

5.坚持基金振兴,助推共富迈上新征程。将基金运作作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中之重,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基金投资的方式,培育、参股拟上市公司。2022年,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成功组建开源创投等2只子基金,全年完成基金投资6.48亿元,其中子基金完成投资1.5亿元,国家制造业转型基金返投2.98亿元,母基金定向直投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超50亿元共同投资,创温州母基金单笔投资最大纪录,实现我区母基金直投零突破,对助力龙湾产业结构调整保驾护航。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1.聚焦制度完善,迭代升级监管配套制度。制定《龙湾区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通用办公设备家具和软件配置标准》(温龙财发〔2022〕3号)、《龙湾区行政事业单位“线上公物仓”实施暂行办法》(温龙财发〔2022〕7号),修改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温龙财发〔2022〕153号)、《龙湾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出租管理办法》(温龙财发〔2022〕28号),印发《资产损失追究办法》(温龙财发〔2022〕163号)等文件,制度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2.聚焦数智赋能,深化国资监管转型升级。一是巧用资产云平台,实现资产共享共用。我区依托资产云信息平台建设线上公物仓并出台相关文件。将闲置资产和防疫物资再次流转使用,其中亚运专班从公物仓中领用资产合计144项二是善用浙里盘”平台,实现监管数字化。依托浙里盘平台,在整合全区空间资产的基础上实现空间资产办事流程线上办理,打通资产处置最后一公里2022年龙湾已登记的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国有资产约118.60万平方米三是活用闲置资产,实现资产保值增效。全面清查各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土地、通用设备等资产,梳理全区资产名录9个、可盘活资产清单17为盘活资产打下坚实基础。

3.聚焦中心工作,推动国资监管提质扩面。一是落实国有房产疫情减租政策2022年对承租我区国有资产类经营性房产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共计1223.42万元,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运营成本,支持受疫情影响的租户渡过难关。二是开展在建工程转固专项行动全年完成在建工程转固工程123个,转固累计金额115.12亿元,进一步规范全区基建管理

(三)我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1.垦造耕地开展情况。全面超任务完成垦造(补充)耕地工作。2022年,完成永兴北围垦二期(一标段)和(二标段)垦造耕地949.7805亩,完成率为105.5312%;完成龙湾区海滨围垦“旱改水”二期项目工程、龙湾区永兴街道五溪、小塘村“旱改水”质量提升(暨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和龙湾区海滨围垦“旱改水”三期项目工程,完成补充水田2354.532亩,完成率123.9227%,另国家统筹调入耕地4704.7905亩,调入水田4008.8925亩。共计补充耕地5654.571亩,完成率为628.2857%。补充水田6363.4245亩,完成率为334.9171%,为重大项目落地打下占补平衡指标基础。

2.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一是抓好用海报批组件工作。2022年至今,龙湾二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备案区共完成用海报批项目24个、面积4740.9亩,已批项目有力促进了龙湾二期开发进程。累计完成海域使用金执收入库3.90亿元,两个学校项目的海域使用金减免申请在省厅的大力支持下全额减免12.49亿元,极大减轻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近期,将重点根据招商进度加快一批工业用海项目组件速度。二是抓好“未批围而未填”图斑报送工作。根据新修测岸线与原有海岸线之间区域管控和历史围填海整体备案等工作部署要求,做好龙湾二期“未批围而未填”图斑报送工作,相关材料及佐证资料已上报省厅核查。目前,龙湾二期“未批围而未填”8个图斑、约6140亩已经自然资源部同意纳入围填海范围,整体备案方案已上报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三是抓好围填海生态修复项目。龙湾二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4项生态修复工程已全面开展,截止2023年9月底,累计完成生态修复资金投入1.69亿元。其中龙湾二期滨海湿地修复工程一阶段项目已全部进场施工,水域开挖和生态岛已完成,涂面绿化项目已竣工;完成瓯飞岸线贝类附着示范区建设并验收;完成增殖放流大黄鱼120万尾,日本对虾5000万尾,泥蚶2000万粒;龙湾二期东堤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已全部竣工。

3.矿山修复开展情况。前岗山采石场、田明采石场,邱宅普通建筑石料矿区、西台矿山整治和胜利矿山绿色矿山提升通过上级验收;完成状元街道响动岩村潘光权等屋后山体出现边坡滑坡治理工程。

4.森林管护开展情况。编制年度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新增547亩造林地块已通过市级验收,完成美丽生态廊道建设245亩;根据国家下发图斑,完成273个新增森林管护工作;龙湾亚运公园(龙湾区永中街道龙江路)为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碳中和林建设名单。

5.土地开发利用情况。一是土地清理整治扎实推进。2022年,完成“批而未供”消化6599亩、“供而未用”处置3942亩、低效用地再开发4051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738亩。二是土地供应工作有序推进。2022年,全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176宗,总面积483.70公顷。其中,按供应方式分,划拨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共138宗,面积301.13公顷;挂牌出让供应国有建设用地38宗,供应面积182.57公顷;协议出让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宗,出让面积1.13公顷,招拍挂出让37宗,出让面积181.44公顷。按土地用途分,商业服务用地供地6宗,供应面积5.50公顷;工矿仓储用地供地19宗,供应面积115.37公顷;住宅用地供地29宗,供应面积72.86公顷;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供地66宗,供应面积154.32公顷;特殊用地供地1宗,供应面积0.0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供地54宗,供应面积128.75公顷;水利设施用地供地1宗,供应面积6.80公顷。三是用海开发利用全面推进。2022年以来,新增获批用海项目22个、4276.5735亩,其中工业用海项目12个、面积1524.7305亩,申请用海项目10个、面积2751.8430亩。已批工业用海项目完成挂牌出让1001.3955亩,完成海域出让价款收入4.1135亿元,围垦填海成本收缴3.0286亿元。“未批围而未填”图斑顺利报备,为我市再增6142亩建设用海空间,龙湾二期围垦区3.445万亩基本实现全域报备和全域可开发利用。

三、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企总体经营状况有待改善。一是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不足。龙湾区本级纳入统计的74家企业,2022年利润总额为1078.39万元。二是国企主营业务单一。主营业务结构仍以保障类为主,未实现市场化转型。近年来区属国企积极盘活国有资产并积极探索市场化转型,但现阶段利润来源较为单一,以安置房销售、不动产出租为主,均属于保障类传统业务,竞争力较低,安置房销售存在不稳定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有待完善和提升。我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起步较早、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主体责任意识有待加强。二是在建工程转固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2022年我区多措并举,做了大量的在建工程转固项目,但因历史遗留问题,仍存在公共基础设施未全部入账、权证办理难、在建工程未及时转固等问题。三是资产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公共资源和自然资源待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有待优化提升。一是自然资源要素结构有待优化。与我市其他11个兄弟县市区相比,我区山、海、存量土地资源丰富,但海域资源没有完全利用起来,用地、用海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二是自然资源社会治理未形成共识。无论是在规划、土地要素保障或是在自然资源争议协调方面,社会各界观念、诉求均存在差异,合力意识薄弱,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批而未供土地清理任务艰巨。受做地清零未到位、财政资金难以保障、项目招商落实节奏较难把控等影响,后续我区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冲劲不足。四是耕地保护政策逐步收紧,保护执法能力有待加强。耕地实施更严格的“进出平衡”制度,设施农用地管理政策等亦同步收紧,违法建设查处日趋严格,基层执法工作还是面临着立案难,取证难,执行难等问题,执法能力尚有待同步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措施

 (一)加快国企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一是健全国企承接政府性项目运作机制。研究出台“国企承接政府性项目运作机制”,明晰政企边界,引导协调区属国有企业积极贯彻落实,保障国有企业承接政府性项目的合理收益,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产生更多经济效益,为国企转型奠定制度基础。二是探索国企片区开发机制。鼓励区属国企积极有序参与片区开发、土地一级二级开发、未来社区建设运营,支持企业在开发中创新融资方式。三是实施企业多元化经营。企业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在做大主业的同时主动向资产经营、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等领域拓展,逐渐建立完善的业务板块,实现多元化经营的目标。四是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加快部分仍带有融资平台特征的国企实体化转型,促进政府规范举债融资,支持国企转型后作为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服务。

(二)聚焦改革创新,提升国有企业内生动力。深化“国资大脑”综合平台建设,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国资监管体制变革,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监管的整体智治水平。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数字技术在生产经营、资金资产管理等领域应用,推动企业运营机制高效运转。

(三)健全管理机制,压实监管责任。完善财政综合管理、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协调高效的资产管理架构;健全对各部门资产管理考核机制;强化审计整改,确保整改到位。(一)健全管理机制,压实监管责任。完善财政综合管理、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协调高效的资产管理架构;健全对各部门资产管理考核机制;强化审计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四)夯实基础管理,提升管理质效。一是持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日常管理,推进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及时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对“在建工程转固”的专项整治力度,逐步建立“在建工程转固”的长效机制。三是持续厘清资产产权归属、管理和使用情况,妥善处置资产权属问题,协调解决好权证补办、权属界定等历史遗留问题。四是准确完整登记资产卡片信息,做到账实、账卡、账账相符,确保国有资产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履行自然资源职责,强化自然资源使命。一是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有效腾挪发展空间。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争取盘活存量指标、减挂钩节余指标。加快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全面梳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清单,加快处置速度。统筹谋划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实行项目“双合同”监管机制,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二是探索老旧工业片区整体更新模式。通过综合运用片区改造、土地收储片区征收后带建筑物作价出资等各种方式,探索工业片区功能转换、产业提升中的土地资源挖掘及配置机制。三是厚植绿色发展基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绿满”龙湾行动,完善“林长制”体系,持续抓好绿化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控等工作。扎实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推进森林消防各项工作落实,加强隐患排查,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和突发森林火灾处置水平。严格自然资源执法行动,落实田长制常态化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铁塔”探头布局,确保耕地违法“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