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告通知 > 公告通知
关于2023年度温州新区、龙湾区企业国有资产情况的专项报告
时间:2025-02-06 来源:区财政局 字号:[ ]

按照《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关于建立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温龙委发〔2018〕53号)要求,形成了《2023年度温州新区、龙湾区企业国有资产情况的专项报告》。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情况

     龙湾区纳入国有资产年报统计企业79家,资产总额1391.93亿元,同比增长13.16%,所有者权益206.16亿元,完成固定投资资产91.84 亿元,同比降低18.91%。

温州湾新区纳入国有资产年报统计企业42家,资产总额853.23亿元,同比增长11.05%,所有者权益218.46亿元,完成固定投资资产64.67 亿元,同比增长8.20%    

国有资产分配情况

2023温州湾新区和龙湾区共收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796万元,其中温州湾新区收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472万元,龙湾区收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324万元,实际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53万元,其中温州湾新区实际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26万元,龙湾区实际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27万元。拨付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10.00亿元,引导企业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增加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资本性支出。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国有企业共有房产402处,面积275.41万平方米,已办证339处,办证率84.33%。土地181宗,土地总面积4573.08亩。

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聚焦服务大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滨海集团全年承建项目24个,滨海二十一路、星海实验中学、新川大道等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力做好用海审批工作,4号围区智能家居产业园和十四条市政道路共计1300亩海域使用权获得省政府批复。科技城集团开工温州数字丝路小镇科创园等项目23个,创成温州唯一一个省级特色产业风貌区——温州湾新区双创特色产业风貌区。瓯飞集团加快推进瓯飞起步区(龙湾二期)滨海核心区、2号围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速东排三期瓯飞起步区片“六纵一横”河道、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和东堤生态修复等配套项目建设,同步启动1号围区市政基础设施前期谋划,为瓯飞区域产业落地发展提供优良的硬件保障。臻龙集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同比增长4.07%,其中安置房投资22.7亿元,文昌创客小镇完成有效投资10.8亿元,同比增长80.8%。高新公司竣工验收8个安置房工程3449套住宅,瑶溪南单元12-E-20地块等3个项目获评温州市“瓯江杯”优质工程。温州高新文化广场落成启用,全年举办演出59场,吸引观众2.5万人次。眼健康公司以“中国眼谷 世界眼光”为功能定位,规划打造温州湾新区TBD全链型科创的新核心、沿海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新平台、温州东部复合的新引擎。

    (二)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国资国企竞争力。优化国企结构,推进“瘦身健体”。按照同行业、同板块、突出主业、明确方向原则整合全区文化、旅游、体育等资源配置,组建温州市龙湾文旅体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打造龙湾区文旅体育产业的综合服务、建设运营和投融资平台。强化党建引领,筑牢组织根基。建立归口统一的区级国企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成立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国有企业委员会引导各企业树牢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国企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出台《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区属国有企业综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以党建引领、服务大局、实绩导向、精准考核为原则,以考核指挥棒引导区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不断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监管质量。

    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滨海集团探索“地块租赁+统一运营”模式,与村集体合作开发村二产留地,盘活低效工业用地80亩,实现国有资产与村集体经济共赢发展;盘活其他低效闲置用地约406亩,增加收入约1100万元。瓯飞集团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推广,全年商务楼宇、土地、海域等存量资产实现租金收入6405万元;以龙湾农商行在新区谋划建设第二总部为契机,创新采用出售+出租捆绑模式,成功引入龙湾农商行,盘活建筑面积近8000平(其中出售5000平),回笼资金近4000万元。东部新城集团成功竞拍商办物业用房1万余平方米,实现公寓和产业园区等租金收入6300余万元;平稳开展沙北安置房817个车位有偿使用管理。

    优化资本布局,探索国企经营发展新路径。瓯飞集团以两区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契机,将瓯飞围区碎石加工生产线的石料供应扩大至两区范围,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全年实现供料收入1.91亿元,创历年新高。滨海集团以“国资参股+专业企业”混改模式,与百盛联合集团合资成立浙江滨合建设集团。科技城集团围绕四大园区自持资产,构建经营新模式。创成全国首个“侨创小镇”,集聚涉侨企业201家;携手香港理工大学共建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提升科技竞争力;深化“双龙合作”,建成龙港新城地标建筑——协同创新中心。国控集团所属国运公司与民晟公司组成联合体,以联合摘牌方式参与土地竞拍,成功拿下温州市永强北片区瑶溪南单元12-A-10地块,成立项目公司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主体,为多元市场化转型迈出重要一步。臻龙集团调整资产租赁模式,积极招引大且优企业入驻园区,从原本一个园区散租的模式向整体打包模式转变,招引极兔电商业态整体入驻原乔顿厂房,大大减少了管理成本。东部新城集团启动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部省合作联系点“住房公积金长租房”(试点)项目,全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住房公积金支持长租房发展模式。

    强化风险防控,坚决守牢底线红线。滨海集团制定《温州滨海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办法(试行)》《温州滨海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资金存放管理制度》《温州滨海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支付审批制度》,保障对外投资、资金存放、资金支付的安全。科技城集团严格按照资金存放管理办法测算季度可竞存资金,完成集团本级及下属公司(含托管公司)基本户招投标工作,建立账户资金动态测算机制,做到提前预警、风险防范。瓯飞集团高度重视风险控制防范工作,年初制定年度重大项目建设和存量债务偿还资金保障方案。国控集团创新出台《融资授信提用比选管理办法》,解决国企公开公正选择金融机构的廉洁问题,并能让国企在众多授信方案中选择到贷款利率、期限、担保方式均为最优的综合方案。臻龙集团加强内部法律审核,对所有合同、投资、运营合作等均实行内部法审,确保各项工作均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践行绿色理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瓯飞集团积极配合三峡集团、正泰新能源做好乐泰15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和泰瀚5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两大参股项目的运营管理工作,两项目2023年产生绿电10亿度,实现发电收入4.27亿元,并会同三峡集团谋划推进泰瀚光伏电站扩容及产业导入项目。科技城集团积极推进新能源充电桩项目建设,完成创新创业新天地园区首批24个充电桩设置,下步计划在各园区、楼宇安装充电桩327个。滨海集团建设鑫海综合供能站配备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保障周边区域能源供应需求。城建开发公司成龙湾区充电桩项目统一运营招标工作,中标方为国内头部充电桩建设运营商特来电公司,完成首批6个充电站项目建设,共计新增178个充电桩,打造区域畅行无忧的“龙湾样板”。

    (七)提升基金效能,赋能产业发展链条。国投公司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全年新组建基金3支,基金总规模16.45亿元,完成基金投资超10亿元;完成全省首个“先投后股”试点项目签约落地,三级联动首次以私募证券基金形式投资上市企业;实现温州首家国企参股私募基金管理人成功落地。  

、下步工作

(一)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一是加快产业化转型去粗存精,优化企业经济布局进一步推动国企重组,优化资产债务组合,加快推进区属国企AAA评级工作方案,为国企市场化转型打下组织基础。是完善国企承接政府性任务运作机制。按照“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要求,划清政府与企业的边界,保障国有企业承接政府性项目的合理收益,充分激发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活力产生更多经济效益。三是实施企业多元化经营。明确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在做大主业的同时主动向资产经营、金融投资、产业基金等领域拓展,逐渐建立完善的业务板块,实现多元化经营的目标。    

(二)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国企奠基石作用牢牢把握中央政策窗口期、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融合发展、打造“一区五城”等带来的新机遇,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任务,调整优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以“突出主业主责、注重国企功能”为原则,重点加大新能源、新基建、公共服务等产业领域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要素市场建设,在产业兴乡村、富农民上提供更大支持。高效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瓯飞1号2号围区、东部高铁新城、沿江快速路、状元汽车城等项目建设,全力支撑我区跨越式发展。

(三)全方位加强资产监管,有效盘活资产,提高国企资产使用效率开展国企资产盘活行动计划,有效降低国企资产负债率;出台房产土地租赁管理制度,开展国有企业资产出租专项整治行动;改善“浙里盘信息系统”,将房产、土地数据全面归集,以技术创新强化资产管控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企业产权办理,降低侵占行为风险

    全力推进国资国企数智化转型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区国资办携手用友公司、宁波银行各国企共同推进国资大脑建设,打造党建、人力、财务、项目等十大功能模块,建成“监督一屏掌控、管控一贯到底、数据一键获取、预警一有即出”的智慧型“国资监管大脑”,全面提升国资国企智治水平,以数智化转型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一是持续做好年度融资计划及降本减负工作。持续完善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各级企业债务风险的动态监测,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应对。督促所监管国企做好债务偿还计划,全面排查到期、临期债务,及早安排资金,不发生技术性违约风险。提示所监管企业做好流动性管理,科学设置风险预警机制,提早做好资金调度。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量化评估机制。综合债务水平、负债结构、盈利能力、现金保障、资产质量和隐性债务等,对企业债务风险进行精准识别,将债务风险突出的企业纳入重点管控范围,确保稳妥化解债务风险。三是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加强国资部门对国有企业融资担保和对外投资的业务监管,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六)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推动国企党建质量提升。推动国企主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在国企落地见效。做好国企党建归口管理工作。厘清区属国企组织架构积极推进符合条件国企成立党组织,加强国企在编员工党员组织迁转关系。坚持从严治党,加强清廉国企建设。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