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街道人大工委: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展新颜 | ||||
|
||||
海城街道人大工委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各村实际情况,组织区人大代表精心策划,推动四项创新举措,有效激活乡村活力,促进村集体经济繁荣,构建幸福和谐的村社环境。 一是凝聚志愿力量,共筑乡村振兴梦。区人大代表在“梅”时每刻场景点红色议事厅内协助西一村两委成立了一支充满活力与责任感的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由热心公益的村民、返乡青年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成,通过专业培训与交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志愿者们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文化宣传、扶贫帮困等活动62场次,为村里的乡村振兴之路增添了亮丽色彩。 二是点亮夜光经济,焕发村社新活力。依托城河中路的地理优势,助力打造特色夜光经济带。通过规划沿街店铺布局,引入多元商业形态,举办夜间文化节等活动7场,不仅有效提升村集体收入,还带动村民就业创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是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提升村民幸福感。深入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西一村▪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丰富e系列,重点打造“一老一小”服务场景。监督助推西一村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西一人民公园等公共设施,增设图书室、健身中心、儿童游乐区等便民点位,为村民提供了更加便捷、丰富的文化生活。同时,代表在场景点内鼓励邻里互助合作,营造和谐融洽的村民氛围,让每一位村民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四是实施网格智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指导辖区村居实施网格化管理。通过科学划分网格、强化网格员队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实现了村情民意的快速收集与问题的高效解决。通过扫代表码已解决77件民生关注的大小事,网格智治不仅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还有效预防和化解了社会矛盾,为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