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街道人大
王小琴:用爱育人 用心为民
时间:2024-01-24 来源: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民侨工委 作者:马辉 字号:[ ]

她,立足海滨地方特色,凝聚校史赓续荣光。

她,坚守教育初心使命,展现创先争优风采。

她,依法履职强化服务,擦亮为民代言底色。

她就是王小琴,龙湾区人大代表、龙湾区海滨中学校长。同时,她还是浙江省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浙江省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指导师温州市师德楷模,温州市优秀教师,温州市教坛新秀,温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龙湾区科学名师,龙湾区首届课改之星

她当导演,把海滨故事搬上“学习强国”

不久前,“学习强国”“潮新闻”等宣传平台,报道海滨中学55周年校庆现场的信息,五代老师演绎建校历程《爱在海滨,薪火相传》阅读量超40万。校庆节目的主演们既是海滨中学的老师,也曾经是海滨中学的学生。五代老师,将校训“勤、实、礼、爱”薪火相传,让校友们热泪盈眶让海滨中学当天举办的校庆典礼,出圈了,霸屏了。网友们纷纷留言,海滨中学,你是懂校庆的!

海滨中学建校至今55载,培养的毕业生们有政商精英、书画大家、文艺大咖、医学专家、科创领域专家等,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海滨中学的办学史是海滨人民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创业史,是一代代海滨人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的见证。王小琴代表认为,校史蕴藏着珍贵的“记忆”,挖掘校史故事,回顾风雨兼程,追忆峥嵘岁月,不仅可以从奋斗的历史征程中汲取智慧和自信的力量,更是对扩大学校影响、提升办学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她排除万难,在历任校长和部分校友的热切呼声下,启动了55周年校庆筹备工作。这是一项“繁琐”且“浩大”的工程,一般人不敢轻易去尝试,因此,校友称赞她有“千钧臂力”---“不是历史举起了她,是她勇敢地举起了历史”。

她主动协调各方力量,成立校史馆建设工作组,广泛征询师生、校友和离退休老同志的意见,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建设了校史馆,本着“一个都不能少,‘洋’到底‘土’到家”的原则,将学校办学精神、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物化凝练,打造成学校文化记忆、承载创新的重要阵地。她带领团队科学谋划、认真组织、细致安排,全力备庆。特别是与龙湾区慈善总会协议并制定了弘毅教育基金管理办法,为学校的建设提供更好的资源。打造了校史文化宣传平台,通过公众号开通学术星空、艺海明珠、业界翘楚、政界精英栏目,分享校友榜样故事。

她为校长,把海滨教育塑成“星光灿烂”

“爱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是王小琴最常说的一句话,她始终秉持着对教育的挚爱,对学生的热爱,坚持用爱去浸润师生心灵。她经常引导教师要对学生关爱有加,要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些立场和视角来面对学生。两年来,王小琴将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系统地规划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实力持续增强,实现学校发展从定位到地位的华丽转变

特别是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22年的中考成绩从原低于全市均分的基础到超过全市均分6分的突破,获得龙湾区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教师教科研获奖总量跻身全区初中学校前列。在德育、学业、艺术、体育、科技、劳动等方面也硕果累累,2023年被推荐为温州市艺术监测试点学校。两年来,学校创成温州市第五批校本研训示范学校温州市“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示范学校温州市中小学书香校园、温州市清廉规范型学校、温州市三化一创示范校等。

王小琴,一个痴情教育、坚守梦想的发光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团队,用真心书写着对教育的赤诚,用热爱谱写着与海滨发展的故事,用奉献诠释着责任担当,筑成海滨教育的一片“星光灿烂”。

她是代表,把人民群众奉为“人间至爱”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是一名人大代表的初心与担当。作为区人大代表和学校的领头羊,她承载着两个不同身份沉甸甸的使命。师生们的信任让她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前行,成为师生的“长明灯”;群众的重托让她在履职道路上尽心尽职,成为选民的“传声筒”。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她不仅关注教育环境优化,也关注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民生福祉改善等方面的问题。在疫情期间,她深入街道各片区快递中转点、农贸市场、个体户等处进行防疫督查,督促各场所落实测温登记、佩戴口罩、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在迎杭州亚运盛会、创文明城市之机,她深入村社大街小巷,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意识,让市民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流动窗口”。她还积极参加未成年人案件邀请代表委员听证会,与司法机关共同保护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回正途。

“人大代表就是要将群众的需求和重托时刻放在心中。”王小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紧抓“教育与民生”两大关键点,深入基层、倾听民意,用实际行动做好群众传声筒。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王小琴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着眼于社情民意,当好百姓的传声筒,做百姓的贴心人、引路人。王小琴说:“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每年都会在人代会召开前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她会中认真聆听、记录领导和代表们的讲话和发言,分组审议时积极踊跃发言发声。会后,她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学校教职工和本选区群众汇报好、宣传好她积极撰写人代会建议。其中,2022年提出的《关于推进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家校社共育监管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承办单位的积极采纳。王小琴认为,家庭教育环境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现状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她呼吁要强化政府职能,为新居民家庭教育营造政策环境;要深化社会联动,为新居民家庭教育提供有效指导,同时要规范家长行为,为新居民家庭教育提供法律保障。为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教学资源,王小琴率先开通校长有约,启动“校长接待日”活动,将“人大代表通道”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竭尽全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不断优化家校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用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见效。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
上一篇: 下一篇: